USDT稳定币在中国违法吗?

币安交易所:点击注册

USDT稳定币在中国大陆的合法性分析USDT(泰达币)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在中国大陆的法律地位受严格监管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相关规定,USDT 被视为虚拟货币,其交易、使用和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以下是基于2025年最新法规和司法实践的详细说明:1. 核心法规背景

  • 2021年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(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,简称“9·24通知”):明确虚拟货币(包括USDT)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,相关业务活动(如交易、兑换、支付)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一律禁止境内机构和个人从事此类业务,海外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也视为非法。由此引发的民事纠纷不受法律保护,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。
  • 外汇管理规定:2023年12月,最高人民检察院(SPP)和国家外汇管理局(SAFE)联合声明,使用USDT作为人民币与外币兑换中介是违法行为,涉嫌非法经营罪或扰乱外汇市场。间接参与(如提供技术支持或兑换服务)同样非法。
  • 2025年更新:截至2025年10月,无新法规放松禁令。中央政法委1月会议提及研究虚拟货币立法,但重点在司法处置(如财产返还、价格评估),而非解禁交易。最高检1月会议强调打击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和非法转移资产。7月金融领域试点文件仅限于合规跨境理财,不涉及USDT。

2. USDT的具体违法情形

  • 交易和兑换:买卖USDT、OTC(场外交易)或通过平台兑换人民币/美元均为非法。法院视其为“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”,扰乱金融秩序。例如,2025年浙江法院案例(浙0127民初331号):原告投资USDT后亏损,法院认定交易无效,驳回起诉。
  • 使用场景:跨境支付、洗钱、非法外汇(如用USDT变相换汇)直接违法。2024年成都案:警方破获USDT地下银行网络,涉案13.8亿元,逮捕193人。
  • 刑事风险:涉嫌非法经营罪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(帮信罪)或洗钱罪。案例包括:
    • 2024年赵某案:用USDT兑换迪拉姆与人民币,判7年徒刑、罚款230万元。
    • 2023年一公民购入9.5万元USDT,判9个月监禁。
    • 2022年西安案:USDT承兑商收诈骗资金,判1年和9个月徒刑。
  • 民事风险:纠纷不予受理,损失自负。2025年多起借贷纠纷中,法院认定USDT交付无效(如苏某波案)。

3. 例外与灰色地带

  • 个人持有:单纯持有USDT未明确违法,但若涉及交易或转移,即转为非法。监管强调“不能作为货币流通”。
  • 香港情况: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,2025年《稳定币条例》允许合规发行和交易人民币稳定币(如试点),但内地居民跨境使用需遵守外汇管制,不得规避内地禁令。
  • 2025年潜在变化:政策讨论人民币稳定币(如CNHT),但仅限于离岸或香港试点,内地仍禁。无迹象显示全面解禁。

4. 风险警示与建议

  • 高风险:USDT交易易涉洗钱、诈骗,银行卡可能被冻结。2024年8月最高法解释:虚拟资产用于转移犯罪所得,即违法。
  • 合规路径:使用央行数字人民币(e-CNY)或合法金融机构跨境支付。企业可探索粤港澳大湾区“跨境理财通”,但避开加密渠道。
  • 数据趋势:2024-2025年,USDT相关刑事案件上升,民事纠纷超2000件,集中于合同/不当得利。

USDT在中国大陆违法,主要体现在交易和使用层面,旨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外汇安全。